卡農并不是曲名,而是一種曲式,從字面上的理解是“輪唱”,原意為“規律”。卡農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,復式調音樂。卡農作為復式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。較為形象生動的描述是,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隨著另一聲部,接連著數個聲部的相同旋律次第出現,同時也交叉進行。曲子互相模仿,互相追逐和纏繞的活潑,聲部的重復,一直到最后。直到最后的一個小結,最后的一個和弦也融合在一起。卡農的這種手法寫成的樂曲叫做“卡農曲”。
關于卡農的分類,可以根據各聲部的高度不同所產生的音程差,可以分為同度卡農,五度卡農,四度卡農等;也可以根據間隔的時間,可分為一小節卡農,兩小節卡農等;另外還有轉位卡農,逆行卡農,伴奏卡農,反行卡農等各種手法。
卡農(Canon)雖然不如浪漫派作品那樣驚心動魄,各種起伏,但是在反復平常的進行中,卻有著交相共鳴出多種的音色效果。可以感受出平凡的韻律流動著具有生命力的音樂,非常沉靜美妙。
卡農的出現大約在十三十四世紀,當時一般采用古代曲調作卡農主題。卡農的代表作品有巴赫的《五首卡農變奏曲》。同時,十九世紀的交響曲、奏鳴曲也常用卡農手法,如貝多芬的《命運交響曲》。
可以說,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,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,造成一種此起彼伏,連綿不斷的效果,輪唱也是一種卡農。